古代环保节能灯是何时出现的

[复制链接]
查看2981 | 回复1 | 2022-6-17 01:35:1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IP:广东中山
古代环保节能灯是何时出现的

免责声明

1.本网站所收集的部分公开资料来源于互联网,转载的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及用于网络分享,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也不构成任何其他建议。
2.如果您发现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作品,请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会及时修改或删除。

链接永不过期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善良的孩子 | 2022-6-17 03:55:54 | 显示全部楼层 IP:广东中山
<div class="rich-content-container rich-text-">中国人自古重视节能环保,早在秦汉时已发明“环保灯”、东汉时期出现人俑吊灯、唐宋时开始使用“节能灯”
古人最早用什么照明?
先秦时出现最早的照明器皿“镫”
《楚辞》:“兰膏明烛,华镫错些”
原始社会时,人们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但随着社会发展,人们对照明便有了需求。在灯具没有发明之前,人们最直接的方式是靠燃起火堆来照明,此后才出现了照明专用的“烛”。这里的烛与后来的蜡烛不同,它实际上是人工制作的“火把”和“火炬”。先秦时的“烛”并不是普通草木制作而成的火把。有学者考证,这种烛是用芦苇为芯,裹上织物,然后浸上易燃的动物油脂。
“动物油脂”是中国人最早使用的照明能源之一,不同动物的油脂古人叫法不同,有角的动物油称为“脂”,无角的动物油叫作“膏”,最早记载使用动物油脂来照明的是《楚辞》,其中《招魂》一诗里称:“兰膏明烛,华镫错些。”大概意思是,散发兰香的灯烛很灿烂,明亮的灯盏高低错落有致。诗中的“镫”字是何意?晋郭璞注《尔雅·释器》称:“木豆谓之豆,竹豆谓之笾,瓦豆谓之登。”这里的“豆”、“笾”、“登”,指的都是不同质地的早期灯具。“登”同“镫”,假借为“灯”,“镫”是中国最早的灯,在镫出现之前,灯具从不叫灯,多称为“豆”。
古代的环保灯什么样?
秦汉时出现利用虹吸原理净化空气的雁鱼灯
《文物》:“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
由于用普通的生活器皿做灯具浪费燃油,古人遂将其或加高底座,增加光照范围;或增加通风管道,让燃烧更充分;或上面加盖,减少油料损耗,于是诞生了不再他用的专业灯具。
1974年甘肃省平凉庙庄出土的一件战国时铜灯即是由鼎改变而来的专业灯具,故命名为“鼎形铜灯”。类似鼎形灯,以铜灯研制和使用为标志的“灯具革命”,从战国一直持续到秦汉时期,这一时期铜灯在上层社会很流行。铜灯的推广和使用让夜晚变得从未有过的明亮,但长时间燃灯会导致房间空气质量下降。于是,人们开始制作可以减少烟雾的铜灯——到秦汉时,这种“环保灯”已开始使用了。江西南昌海昏侯墓里出土的雁鱼灯正是这样一种环保灯。
据《文物》(1987年06期):“灯火点燃时,烟雾通过鱼和雁颈导入雁体内,将烟尘吸入雁的肚里让水溶解,净化空气,防止了油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因此,这也说明中国古代人就有环境保护意识。”
古代节能灯出现于何时?
唐宋时开始流行“省油灯”
《老学庵笔记》:夹灯盏“其省油几半”
古代真正的节能灯,其实是在“省油灯”发明之后。所谓“省油灯”其实就是秦汉后在下层社会广泛流行的陶瓷灯,这种灯体是夹层,故古人又称之为“夹灯盏”。夹灯盏被叫作“省油灯”,概因南宋诗人陆游的推介。陆游在《老学庵笔记》是这样说的:“宋文安公集中,有《省油灯盏》诗。今汉嘉有之,盖夹灯盏也。”使用时,“注清冰水于其中,每夕一易之。寻常盏为火所灼而燥,故速干。此独不然,其省油几半。”
夹灯盏的节能原理,就是降低灯具使用时整个灯体的温度,减少燃油的损耗和挥发,相比昂贵的铜灯,这种简单廉价的夹灯盏大受欢迎。
古人如何改进照明燃料?
元代史籍已有“耐火烛”的记载
《物理小识》:忍蜡炷“一日夜仅点一寸”
除了节能和环保,古人还在灯具的燃烧方式上做了改进。就照明燃料而言,有液体和固体两种,对应的分别是油灯和烛灯。油灯由放燃油的灯盘和插入燃油中的灯芯两部分组成,比较简单的是把灯芯放在盘沿口上。但讲究的灯具,一般在灯盘的中间做出一个乳凸状体,便于安放灯芯。这样灯芯点燃后,发出的火焰在中间,且直向蹿,光照的范围增大。而烛灯,主要改进烛这种核心照明材料本身的制作工艺。
如何让蜡烛更耐烧?明末方以智《物理小识·器用类》中记载了一种叫“忍蜡炷”的蜡烛特别耐用:“黄蜡、松脂、槐花各一斤,浮石末四两,一处镕之,用灯芯布浇,一日夜仅点一寸。”
古人如何使用“新能源”照明?
汉代已发现石油“然之极明”
《汉书》:“高奴,有洧水,可燃”
古人在照明能源使用上的重大突破则是新能源——现代石油的使用。中国是世界公认的最早发现和利用石油的国家之一,早在汉代已开始使用石油了。《汉书·地理志》记载:“高奴,有洧水,可燃。”高奴在今陕西延安境内,洧水是延河的一条支流,可燃的“水”就是从地下渗出、漂浮水面上的石油。
《后汉书·郡国志五》刘昭注引《博物记》说得更详细,称酒泉郡延寿“县南有山,石出泉水,大如筥籧,注地为沟。其水有肥,如煮肉洎,羕羕永永,如不凝膏,然之极明,不可食,县人谓之石漆”。这里的“石漆”,即后来宋代科学家沈括最先定义的“石油”。“然”即“燃”,“然之极明”已清楚地说明,至晚在魏晋时,中国人已用石油做照明燃料了。
到唐代,人们称石油为“石脂水”,且开始用含蜡量极高的固态石油制作蜡烛,为区别于用动植物油脂为原料的蜡烛,称为“石蜡”。唐宋以后,像四川、甘肃、陕西等出产石油的地区,用石油做照明新能源已很正常。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131

主题

378

帖子

890

积分

高级会员

Rank: 4

积分
890